找到相关内容18713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人间佛教的互助基础

    人间佛教的互助基础  虞德元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2册  页221-232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一个人。所以我们要知道人间佛教的  互助基础,又要讨论互助的真实性,不能不先探一探克氏互  助的理论﹗  大凡我们稍读到西洋哲学史的人们,我们大概都知道十  九世纪是进化论大披靡的时代﹔进化论学者虽然...

    虞德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770903.html
  • 戒:法的基础

    夸大或隐瞒事实。这样一来,课程中就很容易守住不妄语这个戒。所以,sila-戒可以守得很好。学习内观先要有良好戒律的基础。如果学员依照指示练习,一定会有进步。但是如果没有戒律这个基础,学员就不会进步。 ...所谓的灵性上师吸引了大批的学生。人们总是会找寻轻松容易的方法。如果这些学生真的不必持戒,又可以得到解脱的快乐,那他们还需要什么呢? 这种有害的妄想在内观,在法的真实道路上,是没有用的。戒律的基础是绝对...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5343161.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  刘贵杰  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  页357-375  -------------------------------------------------------------...文即就佛性观、感应观、涅盘观三方面,探就其思想的理论  基础。  一、佛性观  依佛法而言,诸法实相即众生的本心或本性,或称佛性  。一切众生均有不变不改的觉悟之性,即是佛性。道生在妙  法莲华经疏(...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0671323.html
  • 宗教运动的社会基础

    宗教运动的社会基础         ──以慈济功德会为例林本炫国家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员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12 出版)页229-243 -------------------...宗教运动,已经有不少学者自各方面著手研究,并探讨其所显示的社会意义。但是要了解其社会意义,事实上有必要先了解其社会基础。本文即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之下的一个初步探讨。慈济委员是慈济功德会的核心主体,他们...

    林本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445786.html
  •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方立天   哲学与文化   第259期(1995.12)   页1136-1147   ---------------------------------...阐述中国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佛教伦理赖以确立的哲学基础。   一、中国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   伦理原则是指伦理价值标准和行为基本准则。印度佛教伦理原则奠基于小乘佛教时期,经大乘佛教时期的调整...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1302.html
  • 止观:必要的基础及其方向

    义分析臆度于空性,胜义(姑云)现量持住于空性,高下亦不可以道里计;禅那却只有一种:胜义止观不二。这里将先讨论俗义止,将来另文讨论俗义的观,胜义的止观要等对空性有真实体会后才能用。  止是定的基础,...名利,或满足虚荣心;二曰盲:于佛法无正知见,误以轻安或神通境为究竟。所以,菩提心 与正知见又是正定的基础,失此则无不迷于岐途。建立正知见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非三五句话可了,有疑当反复研读经典并...

    越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2538961.html
  • 止:必要的基础及其方向

    臆度于空性,胜义(姑云)现量持住于空性,高下亦不可以道里计;禅那却只有一种:胜义止观不二。这里将先讨论俗义止,将来另文讨论俗义的观,胜义的止观要等对空性有真实体会后才能用。  止是定的基础,梵云奢摩它...满足虚荣心;二曰盲:于佛法无正知见,误以轻安或神通境为究竟。所以,菩提心与正知见又是正定的基础,失此则无不迷于岐途。建立正知见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非三五句话可了,有疑当反复研读经典并请教大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5639875.html
  • 止:必要的基础及方向

    定的基础,梵云奢摩他,意谓专注。未得一定程度的止力去做更高深的修法,例如毗婆舍那(分析性的观),三摩钵提(等持的观),一心三观,大手印定,且却等等,纯是沙滩上的楼阁,全无是处。所以止是偷懒不得的,非修...得超人能力而获名利,或满足虚荣心;二曰盲:于佛法无正知见,误以轻安或神通境为究竟。所以,菩提心与正知见又是正定的基础,失此则无不迷于歧途。建立正知见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非三五句话可了,有疑当...

    越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1142203.html
  • 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杨惠南   《六祖坛经》“唯心净土”的思想 后代禅僧引述为批评净土宗的文证。净土宗人及部分禅僧,则以“禅净双修&rdquo...建立在下面几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   (1)“唯心净土”,“禅净双修”者,也和批评净土的禅僧一样,主张唯心净土,但却有不同的诠释。   (2)&...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4.html
  • 律仪基础上之人间佛教

    律仪基础上之人间佛教  尘空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2册  页239-246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惟人道为能耳﹗故本刊同人大声疾呼曰﹕「佛教  240页  在人间﹗」予亦随和曰﹕「人间佛教要建筑在律仪的基础上  」。然菩提果易趣,人道果易生乎﹖但趣菩提必须人类,故  世尊特为大地众生广说人乘教法。...

    尘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1270844.html